中國社會文化史 系列講座 ※報名方法詳見文末
本次我們有幸邀請到李孝悌、李貞德以及林富士三位老師為我們帶來110年上半年的系列講座,主要為延續並開展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主持人杜正勝院士「重新認識中國」之講題,包括中國社會史的多重面向,如:戲曲、城鄉生活、性別、宗教文化、疾病醫療等範疇。
期待透過更多元、廣泛的面相作為切入點,帶領大家對於中國歷史進程和時代風貌有更全面的認識並通曉其各方面的歷史概況與發展。
地點:達賢圖書館七樓羅家倫講堂
社會史與文化史在過去半個多世紀,對西方史學產生極大的影響。本次演講系列和工作坊,將環繞著這個主題展開。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中國只唱/演八大樣板戲,無疑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發展。但戲曲無所不在的現象,至少從明末已經開始。在第一講中,我將從戲曲演出的場合和組織者這個側面,來探討中國戲曲的面相。
西方史學界社會史的潮流,對美國的中國研究,也產生極深刻的演講。第二講將試圖對此,作一個學術史的回顧。
上海研究,一度在美國學術界蔚為顯學,我自己也作了一些研究。但在第三講中,我將特別從幾本書切入,看看社會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取向,會為我們帶來如何不同的城市景觀。
我在2000年代,結合了其他八位來自中研院和大學的學者,組織了一個跨領域的團隊,研究明清的城市文化、社會與生活。在工作坊中,我將針對其中幾個課題,和與會者一起討論。
3/26(五)14:10-16:00 演講 中國的戲曲演出: 明清到20世紀
4/9(五) 14:10-16:00 演講 美國的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論
4/16(五) 14:10-16:00 演講 上海摩登 (地點:達賢圖書館8樓達賢講堂)
4/23(五) 10:10-12:00 工作坊 明清士大夫的日常生活與宗教世界
地點:達賢圖書館七樓羅家倫講堂
本次三場系列演講將從最正統經典的「禮法制度」、到近年熱點的「身體與醫療」,以及方興未艾的「物質文化」等三個課題,依序介紹性別視角切入之後,吾人所見之中國歷史新貌。最後一場工作坊,則以演講內容為基礎,思考性別歷史研究的未竟之業與前程展望。
4/30(五) 14:10-16:00 演講 至高無上的父親:傳統禮法的建構、挑戰與回應
5/7(五) 14:10-16:00演講 無所不在的母親:性別、身體與醫療史
5/14(五) 14:10-16:00 演講 環遊世界的本草:當歸的文化史
5/21(五) 14:10-16:00 工作坊 過去乃異邦:性別歷史研究及其他
【報名方式】
敬請點擊下列網址、填寫表單,即可完成報名:
https://reurl.cc/mqNNXY
若尚有任何問題敬請聯絡劉小姐
Email: hanyi@nccu.edu.tw
TEL: 02-29393091 #62358
※本次活動與政治大學文學院國際漢學碩博士專班合作開設。歡迎外校生於3/11前跨校選課修讀。
詳情請見:https://sites.google.com/mail2.nccu.tw/igls/year
【注意事項】以下幾點敬請配合。
※入場前敬請配戴口罩,並配合測量體溫與手部酒精消毒。
※體溫測量超過37.5度者,將婉拒入場。
※活動入場前需簽署健康切結書。
※活動場地內嚴禁飲食、飲水,敬請遵守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