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時刻的知識份子 系列線上講座 ※報名方法詳見文末
2019年,我們有幸邀請到王德威院士成為第一屆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主持人,並舉辦「危機時刻的知識份子: 歷史、思想——與文學」系列講座,2022年將以線上講座形式邀請到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第一屆客座講座教授黃英哲教授及魏簡教授進行演講,延續並開展王德威院士「危機時刻的知識份子」之講題。
二十世紀初以來,大中華圈、東亞地區戰火綿延內外,堪稱是一個分裂與漂泊的時代。穿梭於中國、日本、臺灣三地的知識份子在分裂動盪的時代,或為求學求職之故,或因政局因素漂泊異鄉,此漂泊也使得原先固著的文化產生可能的流動,由此看來,此激盪的大變動時期,卻同時也是文化重組與再生產的時代。以下三場講座將具體以三位知識份子在危機時刻為例展開論題,依次講述分裂.漂泊時代兩岸知識分子的困境與挫折。
※04/26 (二) 14:00-16:00 演講
「盡可能的微力,作些澆花的工作」:許壽裳、楊雲萍與戰後初期臺灣研究的繼承與挪用(之一)
【報名方式】
敬請點擊下列網址、填寫表單,即可完成報名:
https://reurl.cc/k7RRax
【線上講座連結】 :Google Meet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
※05/03(二) 14:00-16:00 演講
「盡可能的微力,作些澆花的工作」:許壽裳、楊雲萍與戰後初期臺灣研究的繼承與挪用(之二)
【報名方式】
敬請點擊下列網址、填寫表單,即可完成報名:
https://reurl.cc/nE99qD
【線上講座連結】 :Google Meet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
※05/10(二) 14:00-16:00 演講
「這個國家非垮不可」:楊基振的困境兼論台灣知識份子的「凱特曼」(Ketman)現象
【報名方式】
敬請點擊下列網址、填寫表單,即可完成報名:
https://reurl.cc/pWzzKe
【線上講座連結】 :Google Meet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
Professor,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a, EHESS (School for Advanced Studies in the Social Sciences, Paris).
在整個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以精英地位和對社會、對國家的責任感來定義自己,但在1989年民主運動被粉碎後,這種角色受到了質疑。因此,在社會精英階層之外出現了新的知識份子群體,他們的合法性來自於他們對弱勢和邊緣化群體的工作。這群體可稱為“民間知識份子”,具體指的不同社群,包括重新審視毛澤東時代的業餘歷史學家、調查社會問題的紀錄片製作者、與邊緣群體一起維護公民權利的草根律師,以及挑戰國家對公共領域控制的博客作者和記者。撰寫這些群體的知識史,可以凸顯知識合法化的新機制,並對當代中國社會的一元化面貌提出質疑。
※05/13(五) 15:00-17:00 演講
知識份子研究:從思想史到知識社會學
【報名方式】
敬請點擊下列網址、填寫表單,即可完成報名:
https://reurl.cc/NpkkE5
【線上講座連結】 :Google Meet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
※05/20(五) 15:00-17:00 演講
從責任感到邊緣化:二十世紀的中國知識份子
【報名方式】
敬請點擊下列網址、填寫表單,即可完成報名:
https://reurl.cc/mGVV17
【線上講座連結】:Google Meet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
※05/27(五) 15:00-17:00 演講
新世紀的民間知識份子:另一種知識,另一種參與
【報名方式】
敬請點擊下列網址、填寫表單,即可完成報名:
https://reurl.cc/OplllD
【線上講座連結】 :Google Meet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