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9
第二屆客座講座教授– 李孝悌研究員
李孝悌
【學歷】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委員會博士
【現職】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
【研究領域】明清社會文化史
【個人著作】
《明清以降的宗教、城市與啟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9)。
Opera,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Modern Chin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19.
《昨日到城市:近世中國的逸樂與宗教》(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8)。(本書為簡體字版《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的繁體字版)(日文版, 野村鲇子等譯, 東京,東方書店,2018)
《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簡體字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本書為繁體字版(臺北:一方出版公司,2002)的增訂版,原書蒐集三篇文章,本書共九篇文章。〕
李孝悌主編,《中國的城市生活》(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李孝悌等著,收入杜正勝主編,《中國文化史》(臺北:三民書局,1995初版,2003修訂二版),第四篇,〈近現代——新舊文化的交替〉。
《戀戀紅塵:中國的城市、欲望與生活》(臺北:一方出版公司,2002)。
《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繁體字版,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初版,1998修訂再版;簡體字版,石家莊:河北教育,2001)。
李孝悌、張元合著,《簡明高中歷史》(臺北:龍騰文化公司,2002)。
《高中歷史》(臺北:龍騰文化公司,2002),下冊。
資料來源:https://www1.ihp.sinica.edu.tw/CorrespondingAndAdjunct/Hsiao-ti_Li
社會史與文化史在過去半個多世紀,對西方史學產生極大的影響。2021年演講系列和工作坊,將環繞著這個主題展開。
文化大革命期間,全中國只唱/演八大樣板戲,無疑是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發展。但戲曲無所不在的現象,至少從明末已經開始。在第一講中,我將從戲曲演出的場合和組織者這個側面,來探討中國戲曲的面相。
西方史學界社會史的潮流,對美國的中國研究,也產生極深刻的演講。第二講將試圖對此,作一個學術史的回顧。
上海研究,一度在美國學術界蔚為顯學,我自己也作了一些研究。但在第三講中,我將特別從幾本書切入,看看社會史和文化史的研究取向,會為我們帶來如何不同的城市景觀。
我在2000年代,結合了其他八位來自中研院和大學的學者,組織了一個跨領域的團隊,研究明清的城市文化、社會與生活。在工作坊中,我將針對其中幾個課題,和與會者一起討論。
3/26(五)14:10-16:00 演講 中國的戲曲演出: 明清到20世紀
4/9(五) 14:10-16:00 演講 美國的中國社會史研究概論
4/16(五) 14:10-16:00 演講 上海摩登
4/23(五) 14:10-16:00 工作坊 明清士大夫的日常生活與宗教世界
各場次名額有限,報名從速,敬請前往活動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