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5

第四屆

講座教授

渡邊浩

0505工作坊(二)

        5月5日於本校達賢圖書館8樓達賢講堂,由羅家倫國際漢學本屆講座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渡邊浩,主講「作為統治手段的『男色』:以德川日本為例」。本場工作坊由本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藍弘岳協助問答環節的口譯。

        日本諺語「花要做櫻花,人要當武士」。首先,德川時代(1600-1867),「武士」做為社會主導階級,普遍追求武士道的「男子氣概」,遂成為「人中之人,最男人的男人」。正巧相反,中國社會是「好鐵不打釘,好人不當兵」。而歐洲中世騎士道,西班牙小說《唐吉訶德》(Don Quixote)指涉的Gallant,既有騎士英姿的、勇敢的,也對女性尊重的含義。

        其次,講者帶出武士和「男色」(男同性戀)的關係。可舉石川自寬為例子,他回述年少時,男色相當流行,曾擔當服侍大名和將軍高級武士的「轉渡小性」。不單是高級階層,一般武士也是如此,愛好年輕男子。而有一些出身低下的美少男們,透過侍奉大名,從中獲取高薪和榮華的地位。說到這裡,渡邊教授攜帶《風流/笑今川》,並當眾傳閱,展示當時日本武士喜愛美少男的神態。

        再來談作為武器的「男色」。講者指出,當時之所以重視「男色」,實乃建立男性優越感的基礎。當中涉足厭女症(misogyny)、道德騷擾(moral harassment)、性騷擾(sexual harassment)。因之,「男色」被譽為「武家的精華」,以達「徹底的男子氣概」,遂而展示自身力量、權威的象徵。

        另一方面,在德川日本時代,首倡溫柔、討好、獻媚的女性觀。這點有別於中國重視貞節、貞操的婦女觀念,當時日本強調女人應養成照顧別人的態度,詳細可以參考《女重寶記一六九二年》。

        進入問答時段,期間有觀眾問道,這時是否如同古代希臘一樣,男子成年後就脫離「男色」身分,渡邊教授即答道,以日本與希臘是相當興趣的比較角度,然而,當時日本社會的男同志者,並沒有以年齡來區分性方面的權力關係,更重要的是,日本武士以重用男色,來展示強壯、優渥的地位,顯然是與古希臘社會有所不同。另有提問當時日本是與中國烈女傳的貞操有何分別,講者則強調,當時日本的妓女們,也可以成為傑出女人的模範,她們乃是「女人中的女人」(真女人),甚至可與一般男性結婚,故此,日本與中國對理想的女性觀全然不同。

講師介紹

第四屆講座教授主持人 – 渡邊浩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日本政治學者,法政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専門研究日本政治思想史、亞 […]

相關影片

渡邊浩

「可愛的女人」――現代日本的 gender 結構與其起源

渡邊浩

Alexis de Tocqueville 與中國

渡邊浩

儒家思想與「革命」

渡邊浩

0502工作坊(一)

渡邊浩

0509工作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