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於3月8日,展開「論中國近世的儒家與術數:以其風水觀為中心」系列第二場演說——「儒家風水觀中祖先形象的演變:自朱熹之前至朱熹之後」。由校長李蔡彥與講座辦公室主任林遠澤共同開場,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佐藤將之主持,武藏大學人文學部教授水口拓壽主講。
李蔡彥於開場時提及,2019年本校成立「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以來,力邀多位國際漢學家至校講學。隨後強調水口拓壽教授與臺灣淵源甚篤,更因熱愛儒家文化,選擇於臺北孔廟完婚,為眾人證明了學術知識的迷人之處!隨後李蔡彥代表本校向水口拓壽頒贈講座證書。
講者水口拓壽首先解釋,所謂「陰宅」係指死後下葬之所在。中國人相信,如果將祖先葬於風水極佳之寶地,便會使子孫獲得種種現實利益。因此,對於陰宅風水觀的看法,直接反應了知識人於存在論、葬禮論與祭禮論等祖先觀。宋代正是儒家對於陰宅風水觀高度關注的年代,最終在朱熹集大成後,影響後世中國人甚篤。宋代以前,人們相信祖先死亡後擁有人格性。如果陰宅舒適則能惠及子孫,反之祖先則可能「作祟」,給子孫帶來災禍。最能反映此種思想者,莫過於唐代戴孚在《廣異記.唐堯臣》中所記載關於死者附身於牲口,並以其口述說自己不滿墓地的故事。到了北宋,司馬光批評陰宅風水觀極為荒唐。他在《司馬氏書儀》中提及葬入墳中的遺體,將「腐朽消滅,與木石等」,根本不會具有知覺。人們只要基於仁、孝等道德觀,將先人妥善下葬即可,不必對逝者存有畏懼之心。司馬光的思想雖未得到普遍認同,但其消弭人們對死亡恐懼,產生重大影響。
其後,程頤雖然認同司馬光「祖先不會作祟」的思想,但其受晉朝《葬書》中「氣感而應,鬼福及人」影響,認為逝去後葬入墳墓的先人仍具人格神靈,且與子孫間有「氣」感應,因此墳地仍應慎選。如果墳中的神靈感到安全,則會因感應讓子孫繁盛,反之神靈若感危險,子孫亦連帶遭殃。朱熹很大程度地繼承程頤「墳中祖先是具人格神靈,祂與子孫有感應關係,但祂不會作祟」的觀念,並進一步提出「魂魄論」加以解釋。朱熹認為:「氣」構成了人的「魂」與「魄」,其中魂是一種積極性的「動氣」,它使人能夠思考、活動。而魄則是消極性的「靜氣」,它不僅使人能感知、記憶,同時構成骨、肉、皮、毛等身體構造。朱熹在〈答呂子約〉中的內容表明,人死後魂與魄將分開。魂上升至空中,會到祠堂享受香火,魄則留在身體。因此,葬入墳墓中的便是先人的「體魄」,雖然不會作祟,但仍與子孫具有氣的感應關係,注重風水、慎選墓地極為重要。隨著理學權威化,朱熹祖先觀影響力亦十分深遠。雖然元代吳澄曾質疑朱熹的「魂魄論」,但明代丘濬、清代張汝誠皆全盤接受其論點,也令該說法成為儒家主流的祖先觀。
主持人佐藤將之在與談時提及,無論是美國漢學對儒學研究,抑或是臺灣從馮友蘭等學者建立新儒家以來的學術系譜,皆較為重視儒學中「入世」思想,而對於儒家生死觀討論較少。事實上,儒家生死觀在東亞地區影響甚大,例如在朝鮮半島,兩班階級將朱熹的祖先觀,與其傳統薩滿儀式進行結合與再詮釋。水口拓壽的研究不僅扎實、深刻,更使臺灣看見日本學界對儒學生死觀之重視,同時帶來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