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研究獎助學金 獲獎名單
List of 2024 Lo Chia-Luen International Sinology Scholarship Recipients
第五屆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研究獎助學金,自3月底公告,至6月初收件截止,申請者來自各個國家,申請文件皆交由各學門專業教授審查,再由委員會討論議決。研究獎助學金獲獎人計10名,其名單如下(依姓名筆劃排列):
姓名 | 學籍 | 國籍 | 學校 | 研究題目 |
Kaho (Shang) Yasuda | 博 | 日本 |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Soldiering Through Time and Space: Taiwanese Mobilizations in the Japanese and U.S. Empires, 1930s-1970s |
Karel Jõeleht | 博 | 愛沙尼亞 | Tallinn University | Zhang Shenfu and Mou Zongsa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ranslations of Wittgenstein’s Tractatus |
王晟旭 | 博 | 中國 | 愛知大學 | 同生共死下文學的漂泊與越境:《雙照樓詩詞稿》在台灣的傳播與影響(1940-1945) |
沈昆賢 | 博 | 台灣 |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 | Minor Gadgets: Emerging Technologies and Media Environments in Democratizing Taiwan, 1979-2001 (隨身玩意:民主化台灣的新興科技與媒體環境,1979-2001) |
唐赫男 | 博 | 中國 | 愛丁堡大學 | Making “Little Citizens”: The Visual Representation of Ideal Child Citizens and Mass Media inModern China, 1912-1937 (製造「小國民」:近代中國理想兒童公民的視覺表征與大眾文化,1912-1937) |
陳志豪 | 博 | 馬來西亞 | 國立臺灣大學 | 戲以載道:「通俗教育研究會」的戲劇改良與道德革命(1913-1928) |
陳珮君 | 博 | 台灣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建構/復興「中華」文化:臺灣中國文學系的建置與衍生(1945-1987) |
黃煒騁 | 博 | 中國 | 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 Crania Networks: Race Science and Chinese Humanities 1928–1985 |
廖彥豪 | 博 | 台灣 |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東亞冷戰與台灣戰後經建體制轉型:加速經濟發展計畫與工業用地政策(1960-1973) |
鄭涵 | 博 | 中國 | 國立政治大學 | 中國西南清水江流域展留苗族謝土地儀式探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