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黃英哲談知識人於異鄉肆應時代嬗變
日期 : 2022-05-03 單位 :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訊】
本學期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榮幸邀請到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黃英哲,擔任第一屆客座講座教授,以「分裂.漂泊時代兩岸知識份子的困境」的系列演說。4月26日於線上講座,由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是次講者黃英哲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畢業,1985年負笈東瀛,立命館大學文學博士(史學專攻)、關西大學文化交涉學博士(東亞文化專攻),著作等身,師承北岡正子,乃日本赫赫有名的魯迅研究學者,承傳東洋學的知識系譜。首場講座以三位知識分子為例,探索在二戰後東亞格局下,漂泊異鄉的知識人如何肆應大時代嬗變,正好呼應中研院院士王德威點出「危機時刻」。
講者從楊雲萍(1906-2000)的「澆花論」說起。1947年楊氏在《台灣文化》發表〈近事雜記(八)〉一文中,援引魯迅(1881-1936)對1926年北洋政府的「三一八慘案」,憤慨寫成〈馬上支日記〉的「七月一日」,表達對此時「二二八事件」的看法。接著簡介楊氏與陳儀(1883-1950)、許壽裳(1883-1948)皆富有留日背景。其中楊雲萍赴日入讀文化學院,正值大正末期、歐戰以後,日本社會的「自由民主餘緒尚在」,故激發他諸多創作與思想靈感。戰後臺灣,在陳儀主政下,展開文化重建工程,籌設臺灣編譯館。1946年楊雲萍、許壽裳任職編譯館期間,致力推動臺灣學術文化研究,冀望把日治臺灣時期的研究碩果,藉助「翻譯使其中文化與資料化的以『挪用』和『整合』作為接收之構想」。
在問答環節中,觀眾踴躍發言。包括有本校社會學系教授鄭力軒指出,戰後具有留日背景的外省人,多與留日臺人有所互動,講者則回應,戰後臺灣的日本因素發揮重要作用,遍及臺灣社會、文化背景、知識共享諸端,是值得繼續發掘的課題。此外本校政治學系教授張其賢問道,戰後初期臺灣與中國知識分子之間的「合作」關係中,其成功因素何在?失敗又如何?黃英哲回答陳儀的功過早已有歷史定論;在「二二八事件」發生前的臺灣,普遍以留日人士主導社會發展,出版文化相對自由開放,然而事件爆發後,象徵留日派的失敗,由歐美派接棒等。
接下來,還有多場「危機時刻的知識份子」系列線上講座的活動,歡迎諸位撥冗蒞臨,共享知識饗宴。
※危機時刻的知識份子系列線上講座場次:
日本愛知大學現代中國學部暨大學院中國研究科教授 黃英哲
05/10(二) 14:00-16:00 演講 「這個國家非垮不可」:楊基振的困境兼論台灣知識分子的「凱特曼」(Ketman)現象
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教授 Sebastian Veg 魏簡
05/13(五) 15:00-17:00 演講 知識份子研究:從思想史到知識社會學
05/20(五) 15:00-17:00 演講 從責任感到邊緣化:二十世紀的中國知識份子
05/27(五) 15:00-17:00 演講 新世紀的民間知識份子:另一種知識,另一種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