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6

第三屆

客座講座教授

包弼德

政治而已?為政(governing)的道德與文化面向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 包弼德探討各世代治學理念

日期 : 2022-12-15 單位 :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訊】
本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很榮幸邀請到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為第三屆客座講座教授,展開「於世界中探尋自我:政治(politics)而已?」的一系列演說。12月6日於羅家倫講堂,本講座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先由校長李蔡彥頒發聘書,並寄予藉助本講座來推動政大,以至臺灣的漢學研究發展,預祝聽眾有非常愉悅的體驗。

包弼德以「政治而已?為政(governing)的道德與文化面向」為本場講題,縷述11至17世紀文人是如何與外在世界的交相聯繫。承接首場演講中,談及人類經驗的五個領域,及五個關聯學術傳統的例證,是指士人透過廣蒐資料,再加以理論化的進程中,以治學改變了原來的經驗,並憑藉自身治學領域,與其他學說相對立,進而向外闡揚自身治學的優越性,此舉不只是一種展示「政治」的方式。

接著包弼德詳談各時代的領銜人物,與他人共享世界的治學理念及其特色。犖犖大者包括有:北宋程頤(1033-1107)、明教契嵩(1007-1072)、蘇軾(1037-1101);南宋大慧宗杲(1089)、朱熹(1130-1200)、楊萬里(1127-1206);明中葉李夢陽(1473-1529)、湛若水(1466-1550);晚明雲棲祩宏(1535-1615)和馮夢龍(1574-1646)。要言之,這些文人認識所有經驗領域的存在,並不認為僅有「唯一為學之法」,正是「天下殊塗而不同歸」!

談到最後講者必須強調,以上文人的治學領域不是從11世紀為肇始,也非從17世紀終結。在本系列講題的問題緣起,出自15年前,包弼德因哈佛大學校方的要求,為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找尋替代方案,繼而開始擘畫這些議題,也就是「我們要如何幫助學生看到自己與他人和世界之間不可分割的聯繫」。在此同時,有幸獲本校羅家倫講座的邀請,承中研院院士王汎森的「如何成為『我』,如何成為『我們』」系列演講的命題,使包弼德樂意開展這項新的研究計畫,並與諸位分享目前的研究心得,也許「我們都需要於世界中探尋自我」。

在問答環節中,臺下聽眾紛紛踴躍地發問。其中王汎森詢及關於鑽研「我」與「我們」的課題上,是如何作為未來在哈佛通識教育有用的元素?包弼德則回答除可參考其在本校「談哈佛通識教育改革」的講題內容外,還指出在文學、經世之學、道學諸端,他認為不僅是與中國傳統思想有關,亦可以觸類旁通的視角,來理解自身與外在世界的互動關係。

講師介紹

第三屆客座講座教授 – 包弼德 Peter K. Bol

Together with William Kirby, Bol teaches ChinaX (SW12x) […]

相關影片

包弼德

一種思想史方法論(十一至十七世紀)

包弼德

經世之學:無關政治(politics)?

包弼德

工作坊:問題、盲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