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魏簡論知識分子之角色定位
日期 : 2022-06-06 單位 :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訊】
本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於5月27日線上,由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第一屆客座講座教授、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近現代思想史教授魏簡(Sebastian Veg),展開以「新世紀的民間知識分子:另一種知識,另一種參與」為題的精采演說。
魏簡先談及20世紀知識分子於再發揮社會中心的角色,卻又未有獲得獨立自主的地位。迨至1989年柏林圍牆倒塌,工人階級解體後,世界知識分子也失去了先鋒角色。縱觀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透過對民主、國家事務的抱負,以釐定自我在社會的定位。尤有進者,往昔三十年裡,知識分子的責任屢受質疑,俱視其為菁英主義,甚至隨商業媒體的蓬勃發展,所取而代之。當下中國的社會輿論,慣常使用「公知」(The Public Intellectual)一詞,其含貶義的意思,係指為利益集團傳遞資訊,從中賺取報酬的媒體人。那麼,知識分子仍有哪些有意義的貢獻?中國知識分子如同他國一樣,必需重新深思自己的角色定位,及至公共話語的合法性,乃是講者關懷的核心議題。
邁入1990年代,中國知識分子面臨大時代的嬗變。正如魏簡教授在其《在人民之間》(Minjian: The Rise of China’s Grassroots Intellectuals)一書,已有鞭辟入裡的討論。在此扼要概述諸面向:首個的大趨向是,伴隨國家經濟興盛,並減少對日常生活的干預,刺激媒體市場化,攝影普及化,使得知識分子不再隸屬於官方掌控的單位,如學校、黨媒等,反是個人收入來源變得多樣化。其次,打從1989年「天安門事件」後,社會各界普遍對「宏大敘事」(現代化、民主化)提出質疑,逕轉向關懷「弱勢團體」的具體事宜。其三,公共話語的多元化,以及介入社會的多樣化,舉凡《都市報》、微博、社交媒體興起,遂直接衝擊了本屬知識分子主導輿論的特殊地位。
至於何謂「民間」知識分子角色?講者強調「民間」一詞,係在人民之間,指涉民間文學、民間音樂的現象,屬「非官方」、自由職業、「非菁英」,既是處身於體制外的活動,同時也端賴體制內的聯繫,蔚成界線模糊的表徵。放眼歷史,可參酌本辦第二屆客座講座教授、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李孝悌的系列講座,及其在《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1992)作品中,提及晚清到民國時期,「民間→民眾→群眾」的三段概念。還有民間知識分子,富含四個特徵:一、特殊知識分子,按傅柯(Foucault, 1926-1984)的定義,憑著自身特殊知識公開發表意見。二、底層知識分子,與社會邊緣的弱勢團體銜接起來。三、多元化的公共領域,具有公共話語的合法性。四、追求第三部門(The Third Sector)空間,既非隸屬國家,也不屬基層。
最後魏簡指出民間知識分子憑著特殊知識,認同弱勢群體,推動公共領域的多樣化,並抗拒國家和市場的霸權。然而並未能構成一個公民社會,仍受到一些條件限制。系列演說雖已完滿結束,魏簡透露下學期將蒞臨本校交流,屆時竭誠歡迎諸位撥冗參與,共饗知識盛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