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藝文中心二樓舜文大講堂,由本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本屆講座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渡邊浩,主講「儒家思想與『革命』——以日本為例」。
本校李蔡彥校長先行致詞,再次代表學校歡迎渡邊浩教授蒞校講學,能與在校師生展開學術交流。李校長又談到,本校成立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期望廣羅世界知名的漢學家來校演講,同時開設學生獎助學金,鼓勵芸芸學子鑽研漢學領域,增進本校在全球漢學研究上的發展潛力。接著,由校長親自頒發聘書給予渡邊浩教授,以示感謝。
講者渡邊浩先從Revolution與「革命」字詞意義的演變談起。在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 1906-1975)專著《論革命》(On Revolution, 1965)中,剖析Revolution一字含義,本為公轉、公斷、回復最初狀態,經過法國大革命(1789-1799)後,突然變成政體的變革。足見18世紀時,人們普遍使用Revolution來指稱社會的急速變化。
如今東亞諸國所用的「革命」,正是Revolution語彙西洋近代的迻譯而來。人所周知,「革命」原指天子天命轉授與他人。隨20世紀東亞詭譎多變的情勢,革命的傳統含意,逐漸為人所淡忘。至於19世紀60年代日本的社會巨大變革——明治維新,又應如何解讀?正是演講者關切的重點所在。
事實上,這場鉅變並非單純西洋化,也非近代化,而是實現「唐虞三代」的文明開化進程。在德川幕府末期的日本社會,伴隨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民間財富日增,各人也深受儒學思想所熏陶,繼而「尊王論」抬頭,大倡效忠天皇,而非「將軍」。進而言之,力求超越當時中國(清政府),及「西洋才是真正的『中華』」,故展開以西洋為模樣,發展更為「中華」的改革路向。後來,這場改革的結果,是在爆發1894年甲午戰爭後,遂激發1911年的辛亥革命,及所謂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說到最後,渡邊教授談及,如今臺灣人民仍然深受這種明治Revolution的影響。
在問答環節中,由本校台史所教授周俊宇負責主持,他先行表示對講題內容津津有味、言猶在耳,特別是比較視角,包括近代日本的中國觀、近代中國的日本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