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魏簡深入探討中國知識份子
日期 : 2022-05-25 單位 :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 訊】
本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於5月20日舉辦線上第一屆「從責任感到邊緣化:二十世紀的中國知識份子」演講。由客座講座教授、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中國近現代思想史魏簡(Sebastian Veg)教授主講、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講者魏簡教授承上週分享歐美學界知識份子研究理論的課題,開展對中國知識份子更深入的探討。
魏簡教授首發指出20世紀中國知識份子從肩負關懷社稷的使命感,逕「公知」邊緣化趨向的來龍去脈。先是分享這課題的問題緣起,人文學和社會科學科開闢知識份子研究新的見解,誠如不再聚焦於偉大的思想家,反是剖析出版刊物、社群網絡、閱眾群體,乃至社會運動。接著,蒙諸位先賢專家的成果,包括許紀霖詮釋「六代中國知識份子」,述及三種的處世原則:社會、文化、知識的關懷;史學泰斗、中研院士余英時(1930-2021)所提出,「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激進與保守」;齊慕實(Timothy Cheek)所撰的 “The Intellectual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2015)。
其次,談論知識份子詞彙的來自及各時期的特色。晚清士人夫關懷國事、「先天下之憂而憂」,民國肇建,1919年社會普遍使用Intelligentsia大於知識階級。迨至20年代,擎舉「打倒知識階級」大纛,推而使其民眾化;1927年採用知識份子的堪稱。1942年延安整風時期,中共大舉展開思想改造運動中,強調群眾路線、「又紅又專」;直到90年代,公共知識份子的誕生,也就是本議題擷取「公知」、知識人,民間知識份子的由來。再者,剖析五四時期形塑知識份子的責任感。斯時,知識份子富含士大夫愛國憂民的象徵、思想啟蒙與科學精神、派系主義、主宰知識生產的霸權地位,遂成為持久影響社會的力量,並延續至1989年民運前夕。在此,舉出五四旗手兼命題者羅家倫(1897-1969)的「五四運動的精神」所言「居然列隊示威,作正當民意的表示,這是中國學生的創舉,是中國教育界的創舉,也是中國國民的創舉」。
到了1949年的決裂後,兩岸三地知識份子各自肆應不同的政治變局。留在中國大陸的知識份子,如同余偉康(Eddy U)闡述文革前後的知識份子,可細分為大學生(立法者)、菁英知識份子(改革者)、國家角度(又紅又專)。至於中國大陸之外的「文化中國」,香港方面,隨上海出版印刷業遷廠至港、南來文人群體,打造的「第三勢力」,如武俠小說巨擘金庸(1924-2018)創辦的《明報》(1959)。
另方面,臺灣在黨國體制下,知識人仍積極倡議自由主義,開辦黨外雜誌,如《大學雜誌》(The Intellectual),著名社會學家金耀基即稱此為「現代中國知識份子」。最後,講者以「五四模式」特徵作總結,闡明五四以降知識份子具備的身分性質。其中涵蓋倡導民主或堅持菁英前衛的地位;一端為大眾發聲,另一端與統治者保持聯繫;秉持啟蒙、思想解放、科學精神諸端。
在問答環節中,楊瑞松先問道,關注香港知識份子的角色,魏教授即指出,一般咸信,香港是高度商業化的社會、文化沙漠,然而,忽略了1949年後香港漢學的發展歷程,應注視在港的知識人、出版物、各文化群體,可謂50年代最適宜中國知識份子生活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