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2

第三屆

客座講座教授

包弼德

經世之學:無關政治(politics)?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 包弼德論經世之學

日期 : 2022-12-14 單位 :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

【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訊】
由本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第三屆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客座講座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教授包弼德(Peter K. Bol)主講「經世之學:無關政治(politics)?」,於12月2日在羅家倫講堂舉行。

包弼德首先提出本場主題旨在討論11到17世紀的「經世之學」,是指與制度有關的治學領域。這個治學領域,藉由人的學習與思考經驗,作為「我」的個體意識,到作為群體的「我們」,遂可以駕馭某種事情的經歷,誠如重塑政府等。而士人透過「經世」為目標書籍,作為鑽研治理國家的重要資源。至於副標題「無關政治」,講者不認為政治(politics)應該在國家治理中發揮作用。

接著包弼德縷述11至17世紀士人的文本,帶出「經世之學」的重要意義及其特色。他先從司馬光(1018-1086)及其的巨著《資治通鑑》談起。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闡明國家是在權力鬥爭中誕生而來,同時揚棄了「正統」和「天命」的傳統觀念。司馬光廣蒐原始資料,以編年史方式,再按時序排序,加以編輯並敘述。在《資治通鑑》的起始,是以「三家分晉」(前403年)的歷史事件,其用意在說明「政治秩序的永恆規律」,應確立一套以統治者為首的政治等級制度。王安石(1021-1086)以《周禮》為政策願景與其正好相反,這也是兩人競爭中,司馬光能「成為皇室及其特權的最大捍衛者」。

包弼德談到馬端臨(1254-1323)《文獻通考》,乃最全面的中國制度史。馬氏在其書中觀點,側重於「人們必須理解並利用現有體制」,如《田賦考》、《錢幣考》等。再者關於主張指導君主的著作,包括真德秀(1178-1235)《大學衍義》與丘濬(1420-1495)《大學衍義補》。與此不同的是,張居正《陳六事書》與呂坤《實政錄》著眼於實現當前的明確目標,做為「實踐經世」的思想家。此外在經世之學的編撰與重新編撰方面,陳仁錫(1579-1638)《八編經世類纂》和《皇明世法錄》的經世巨著,足見陳氏有著撰寫百科全書的宏志。以上談及士人的作品,也可稱為官員實踐的參考書,有助於考察經世之學內涵。

在問答環節中,臺下聽眾踴躍發言,其中臺大歷史學系教授方震華即問道,這些書冊的數量龐大,如何理解它們富有「經世」作用及實用目的。包弼德詳細回答,正如首場演說中,指「學」有三方向:收集資料、理論化、實踐的過程,若從實踐的角度,對11到17世紀士人是有用的參考資料,並取決於「分類」過程。這是在士人世界中,有組織的梳理書籍之方法,也許當代研究者必須改變思考事物的方式。

講師介紹

第三屆客座講座教授 – 包弼德 Peter K. Bol

Together with William Kirby, Bol teaches ChinaX (SW12x) […]

相關影片

包弼德

一種思想史方法論(十一至十七世紀)

包弼德

政治而已?為政(governing)的道德與文化面向

包弼德

工作坊:問題、盲點、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