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02

第四屆

講座教授

渡邊浩

0502工作坊(一)

        本次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很榮幸邀請本屆講座教授、日本東京大學教授渡邊浩,展開「日本與中國:思想史的冒險之旅」的一系列演說。5月1日於羅家倫講堂,本講座辦公室主任楊瑞松主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藍弘岳協助口譯,渡邊浩本場工作坊講題為「Religion 的衝撃――日本與中國的應對」。

        渡邊浩教授首發向聽眾問道,Religion是一種「教」嗎?接著,講者直指Religion一詞,並不含有「教」的意思,從梳理歐美著作中,更可沒有發現意為teaching、education、instruction。在傳統社會中,「教」指涉《易》「聖人以神道設教」,乃統治者用來使民眾服從的道德標準,及實踐治國平天下的一種手段。明顯可見,此與Religion的構思截然不同,本意為God的命令,而非做為實踐道德的手段。

        首先,日本方面,隨葡萄牙、西班牙傳教士東來,引介西方宗教思想。在德川時代(1600-1867),日人視Religion為宗旨、宗門的含義,另知識人視「法」為dharma,係指真理(truth)。繼之,日本革命家主張,應學習西方「文明」(civilization),藉以邁向「中華」的願景。就在伊藤博文(1841-1909)起草「大日本帝國憲法草案」,發表演說時,指明天皇為「機軸者」,以天皇為崇拜對象,來替代基督教的存在,是根本之教,由是者,作為明治政府的應對之道。

        至於中國方面,當時知識人嘗試一度儒學宗教化,遂出現拒絕Religion,回到傳統之教。而文明與Religion,從正相關變成負相開,更甚是清朝滅亡後,1919年的新思想湧現,全盤否定宗教,提倡科學、民主的思潮。另關於中國對宗教的討論,可參酌第二屆客座講座教授陳熙遠的〈「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大作。

        在討論環節中,期間聽眾踴躍發問,演講者也逐一回應。其中有問道:反過來看,19世紀的英國人是如何看待儒學(Confucianism)呢?他們覺得儒學是宗教嗎?渡邊教授即詳細回覆,談及我們會思考儒學有多像基督教(How much Confucianism likes Christianity),但基本上「儒學是不是宗教」這個問題沒有答案(basically no answer )。因為它們兩個本質上是不同的東西。19世紀西方嘗試把標籤(label)貼在儒學時選擇了把它標籤為宗教。整體而言,19世紀的英國視儒學為宗教,大學亦把儒家有關的研究放在宗教系,然而,時至今日,儒家思想很多時候放在哲學系。

        又有聽眾提問:隨「岩倉使節團」(1871-1873)出訪歐美時解讀的宗教,有否區分基督教、天主教、東正教?講者則回答,指出該團應是理解在紐約與聖彼得堡的宗教差異,但岩倉具視(1825-1883)仍是把宗教,做為一種統治手段,此是一致的看法。

        演講尾聲,楊瑞松主任感謝渡邊浩教授帶來的精采演說,期待下一場演講「另一種統治手段」的題目,同時也感謝諸位撥冗參與本場的工作坊。

講師介紹

第四屆講座教授主持人 – 渡邊浩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 日本政治學者,法政大學名譽教授、東京大學名譽教授、日本學士院會員。専門研究日本政治思想史、亞 […]

相關影片

渡邊浩

「可愛的女人」――現代日本的 gender 結構與其起源

渡邊浩

Alexis de Tocqueville 與中國

渡邊浩

儒家思想與「革命」

渡邊浩

0505工作坊(二)

渡邊浩

0509工作坊(三)